五月煦夏,梅雨滴滴答答,雨水滋潤一球球嬌嫩花瓣,紺藍、青紫、牡丹粉迎來山頭初夏,竹子湖 繡球花 綻放,錯落幾撮清秀白海芋,鵝白嫩黃的海芋季方興未艾,繡球緊接登場,沿山谷梯田奏一曲斑斕秧歌。
繡球古稱八仙花,梅雨滋養著鮮花,露珠霑蕊,更顯嬌柔欲滴,日本人稱其「紫陽花」,典故出自白居易詩句:「何年植向仙壇上,早晚移栽到梵家。雖在人間人不識,與君名作紫陽花。」
雖然,詩人筆下的紫陽並非今日繡球花種,這美麗誤會仍沿襲千年,紫陽唯美的粉藍漸層花球,是由團團彩色花萼圈成,所謂「真花」藏於瓣中。球形澎潤討喜、明豔多彩,在華人眼中,是圓滿喜慶的象徵,在古日本看來,輕易變色卻是「無節操」「不忠誠」的寡情寓意。
實則從植物學來說,繡球花色嬗變來自土壤酸鹼值,遇酸呈藍、遇鹼則呈紅,即便同一塊地、同一株花,也會因土壤酸鹼有些微差異,如彩墨相融,粉黛若紫嵐藍各揮灑,自然光譜大膽玩色,賦予視覺華麗享受。
裊裊山村,蓬萊米原鄉到陽明花季 漫山海芋、 繡球花 田
花滿山麓的竹子湖無水非湖,而是大屯山、七星山和小觀音群山掩映的堰塞湖盆地,山勢封閉、涼爽潮濕且土質肥沃,風土似九州,早先以蓬萊米原鄉聞名,日治時被相中為原種田,耕作水分多、香氣足的粳稻,並銷往全台稻田,令寶島好米遍地開花。
然蓬萊米年僅一獲,加之高速公路開通,南菜北送,亟尋出路的竹子湖農民於50年代引進花卉栽種,遂開花結實成漫山海芋、繡球花田。從蓬萊米原鄉到花卉美地,竹子湖農民用了數十年光陰轉型。
山河裊裊離塵囂,賞花只是其一。在陽明山擇一山中小徑散步,尚有全台無二的牛奶湖、雍來廢礦場生態池、清幽柳杉林、落雨松,及清代河南營遺址和碧草如茵的擎天崗草原,無怪300年前郁永河遊台灣筆繪詩句,前總統蔣公更將寓所欽定此地。